原来,作文也可以这样

作者:姚志芳 字数:3809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与近几年省中考作文题型相近,都是“题引+半命题”,只规定了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考生,考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包容性较大。

今年试题的精妙之处就在“原来”这一词。导语先解释了“原来”的意思就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引用古诗解释为什么“以前不知道”,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接着,提示了“发现”(或写作)的内容对象——事、物、人;并从反向提示“发现”的角度: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或者发现以前理解错的。而“原来”一词就隐含着可以使用对比、先抑后扬、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等写作技巧。是否能准确把握“原来”这一词,是能否写出优秀作文的关键。

二、恰当选择内容和题材

本次作文可写的内容和题材范围相对宽泛,可以写个人成长、自我认识,可以写各色人物、各类情感,也可以写与自己相关的自然风景、社会生活。但不管写什么,文章都应体现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题目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与挖掘,,也注重引导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背后的真相。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可通过细节描写方法和背景铺垫、对比、抑扬等手法来表现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作文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

1. 情感类:可以反映交往(阅读)过程中对某人的理解,發现某人内在的,与表面的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是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通过阅读的史料,发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可表达爱恨、悲喜、幸福、忧愁、孤单、寂寞、快乐…… 如:原来,她在这儿等待;原来,你已悄然老去;原来,故乡未老;原来,爱,就在不远处等待;原来,最高是在你肩上……

2. 感悟类:对事物的过程、现象、本质的感悟。通过对事物不断深入的接触、理解,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感悟。如:原来,孤独也是一种养料;原来,困难是成长的营养;原来,富二代也有烦恼;原来,早恋是酸酸的;原来,这就是价值……

3. 风景类:对景物的观感的前后对照。表现不同情境、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对风景的不同观感。如:原来,华山也有平坦的路;原来,九寨沟并不那么神奇;原来,家乡也有世外桃源;原来,这就是春暖花开……

4. 学习类: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总结,得出与以前不同的看法、学法。也可对学习内容、对象有新的想法。如:原来,学习语文可以这样;原来,读名著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原来,《孤独之旅》并不孤独;原来,你是这样的学霸……

5. 成长类:具体记叙成长过程中对一事的发现,表现对成长的认识。如:原来,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原来,我是那么的不懂事;原来,他是这么的优秀;原来,成长是需要代价的;原来,角色已经转换……

三、精心安排文体和结构

本次作文文体不限,除了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甚至诗歌都是可以选择的体裁。但是,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清。如果写记叙文,应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出真情实感,符合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如果写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论据典型,论证充分;如果写散文,应当围绕明确的主旨来组织材料,表达感悟,语言应流畅优美。

“原来,〓 〓 ”这一题目,详略的安排上要特别注意。考生不管在横线上填补什么,都应写出“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这种认识的变化过程, 可以是从不了解到了解,从片面了解到全面了解,从表层了解到深层了解,从误解到认清……不管是哪一种,“以前”必与“现在”相互依存,“以前”为虚,“现在”为实,写“以前”是为突出“现在”,因此“发现”之前的内容应略写,“发现”的过程和“发现”之后的内容应详写。

四、考查情况分析

就本次作文考查情况看,由于题目审题难度不大,贴近学生生活,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或是自身经历,或是读书所得,或是触景生情……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实类记叙文居多,也有少数组合画面、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抒情性散文,极少数考生选择以文化现象入题、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文。

这次作文大多数同学能切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中心明确。立意不明,结构残缺,胡编乱造的较少,说明学生整体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优秀作文选材新颖,文笔优美,立意深刻,描写生动细致,感情真挚动人、立意深刻。如《原来,想念也有声音》,抒发对在老家长大的姐姐的思念和心疼,感情朴实而动人;《原来,那纤纤素手永在心间》,文章语言典雅清丽,结构精妙,详中有略,文章一气呵成。

当然,考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审题有偏差,详略欠妥当

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同学对“原来”一词把握不准,前后对比不明显,甚至没对比,没有转折,作文不能体现“原来”二字,只是在结尾处生硬套进“原来”这个题目。

详略不当,中心不够突出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题目的理解偏差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所写内容与“原来”无关,例如某考生写《原来,挫折是财富》,没有写之前对挫折的认识;一种是铺垫部分笔墨过多,凸显题旨的重点内容却高度概括甚至一笔带过。学生在作文中没能重点写“发现的过程和发现之后的内容”。例如某考生写《原来,爱一直在身边》,详写的是之前与父亲之间的一些误会,然后通过一次父子散步突然发现爱就在身边,“爱”发现十分突然,发现的过程和发现后的内容十分简略,写作内容主次颠倒了。

(二)题材一般化,立意欠深刻

大多数学生选材普通,缺乏新意。多写亲情友情类。写父爱母爱为多,如写自己觉得父母之前不够爱自己,并因此产生矛盾,后来醒悟过来。立意选材缺乏新颖,比如觉得父亲以前对自己不好,通过某事终于明白父亲原来是爱我的,虽符合题意,但一般化,没有新意、缺少独特的体验和个人见解。

另外,选材陈旧、情节雷同的作文为数不少。很多学生都写看病、亲人去世、下雨父母送伞、考试考砸了等题材。例如写夜晚回家,内心害怕,街巷转角有一人跟着,原来父亲一直都陪着自己;考试考砸,心情难过,爸爸安慰,散步散心,受到启发;突发高烧,送医院看病,原来发现你是爱我的……这些文章结尾往往草草收兵,没有提炼,没有升华,立意不深。

(三)语言缺锤炼,布局欠技巧

为数不少的作文叙事缺乏细节描写意识,平铺直叙,通篇概述,语言缺乏个性和张力,平淡苍白,不生动性。比如《原来,我也能做到》中写到:“……那天妈妈带我到公园练习时,我滑了好久,一直没有摔,我学会了。”也有少部分作文语言华而不实,只有华丽的文字堆砌,内容空洞无物。大部分考生,尚未能有意识地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谋篇布局,在详略、剪裁、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均未盡如人意。剪裁不当、头重脚轻的作文为数不少。能在作文中运用先抑后扬、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等写作手法的考生寥寥无几。

六、备考建议

我们要认真学习省作文评分标准,心中有标准,努力才有方向。省评分标准对一类文的要求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的: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2. 结构严谨,详略得当;3. 语言得体、流畅。

一类文是我们写作文的奋斗目标,基于这种出发点,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卷面整洁是前提,审题准确是关键

一篇美文,附上一幅字迹优美的卷面,是佳作的最佳搭档,缺一不可,读来令人神清气爽。一篇美文,配有一幅字迹凌乱潦草的卷面,也只能是雾里看花,令人惋惜。规范书写,是我们应长期坚持训练的技能。书写规范包括字迹端正、大小疏密适中,涂改少,不写错别字等内容。卷面整洁是优秀作文的前提。

题好一半文。一个吸引眼球的题目令人眼前一亮。拟一个好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准确。就本次作文情况来看,考生对题目把握不够准确,容易忽略限制词。要做到不偏题、不跑题,就要认真理解作文题目中所给的每一个文字提示和要求。补题要看清题目的结构,尽量遵循熟悉、贴切、新颖等原则。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素材不可少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之躯,是文章的中心。然而每一年的作文都免不了有选材陈旧、老套、落俗等缺憾。学生的生活面相对狭窄,经历少,积累的素材比较单一,更谈不上具体生动的了。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生活中提炼有价值的素材,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进行深入挖掘,表达真实的情感。其次,要拓宽阅读面,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是积累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三)结构严谨有方法,语言得体靠阅读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架健全、脉络分明,文章才能成为一个整体。要想文章结构严谨,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必要的。如开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层次之间的衔接运用过渡和照应;行文中可借助伏笔、铺垫、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详略得当,一气呵成。

语言得体、流畅是优秀作文的标准之一。语言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靠我们长期的阅读积累。简言之,要多读、多记、多写,无捷径可走。

相关文档:
创新型展示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
女性管理者队伍的现状及其改善途径分析
探讨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高清与标清数字电视的兼容系统研究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三牧”中存在的问
数学课堂学习的几个问题
廊坊市高职院校涉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的兴趣培养
互联网金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浅析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
基于SPSS的统计专业学生能力倾向聚类分析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研究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