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以军校本科合训学员英语书面作文为数据,主要采用自然语言处理软件Coh-Metrix从表层和深层两个维度考察语言水平和体裁对军校合训学员英语书面语连贯性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水平;体裁;语篇连贯性;Coh-Metrix
语篇连贯性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是文本内在的一种逻辑关系,是衡量语篇完整性和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该领域的研究沿着表层和深层余篇连贯性两个维度展开。其中表层语篇连贯性研究占绝对多数,主要和衔接手段的使用有关,研究目的是探索衔接手段的使用和作文质量的关系。近年来,有研究者如张德禄(1999)和McNamara, et al(2002)意识到单纯地通过分析衔接首段等表层语篇特征来考察文本的连贯性是片面的,因而不少研究者通过使用自然语言处理软件Coh-Metrix考察学习者语言产出的深层语篇连贯性。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语言水平和体裁作为双变量,主要考察以下两大问题:一是语言水平和体裁对表层和深层语篇连贯性是否有显著影响?是否均对后两者有主效应以及俩个变量间是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1.2 语料来源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来自武警某院校2014级两个教学班的110名“合训”类本科二年级学员,研究数据为同一批受试学员相隔两周在句酷网上提交的两篇不同体裁作文。其中一篇是题为“An Unforgettable Travel Experience”的记叙文,一篇是题为“Stop Raising Dangerous Animals”的议论文。两篇作文均为限时作文,时长为四十分钟,字数不少于200字。
1.3 语言水平操作定义
本研究根据摸底考试成绩将两个教学班的110名学员分成两组。第一组55人,四级模拟统考成绩在46—62.5分之间,均分为57.40标准差为5.33。第二组55人,四级模拟统考成绩在63—87分之间,均分为71.59,标准差为6.42。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第一组的平均数显著低于第二组(t=-10.037,p0.05),语言水平对语篇连贯均无显著主效应(p=0.779>0.05),只有体裁对语篇连贯性有显著的主效应(p=0.0010.05)沒有显著影响,对深层语篇连贯中的同指关系有显著的主效应(F2=14.647,p2=0.0010.05)。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有一下发现:(1)语言水平对表层语篇连贯和深层语篇连贯均没有显著影响,体裁对表层语篇连贯无显著主效应,对深层语篇连贯中的同指关系有显著的主效应,对潜在语义分析没有显著影响。(2)语言水平和体裁在语篇连贯性各层面均没有交互作用。
3.1 语言水平和体裁对表层语篇连贯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表层语篇连贯能力均随语言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两种体裁中低水平组均好于高水平组,表明连接词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更有用,而高水平的学习者能更好地表达出语篇间的逻辑关系。记叙文中表层语篇连贯能力好于议论文,这表明学生通过高中阶段以及大学一年级阶段记叙文写作训练,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连接词陈述事实,因此他们的文章连贯性较强。而学生对议论文体裁练习相对偏少,还不能灵活使用各种连接词论证观点。
3.2 语言水平和体裁对深层语篇连贯性的影响
在深层语篇连贯性上面,语言水平对同指关系和潜在语义分析均没有显著影响,即高水平组学员的语篇连贯性没有很好的体现水平优势,这表明语篇连贯性不是区别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体裁对深层语篇连贯性中的同指关系有显著的主效应,记叙文的同指关系显著低于议论文,这表明学员在写议论文时能够通过较多使用已知信息来构建词汇的同指关系以获得语篇衔接。体裁对潜在语义分析没有显著影响,记叙文的潜在语义分析好于议论文。
4. 结语
本研究从表层和深层两个维度对同一批受试学员不同体裁文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教学有一定启示:语篇连贯性不但依赖于表层语篇连贯性,更依赖于深层语篇连贯性,即写作中不但要注意词句之间的衔接,还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以及段落与主题之间的语义联系。因此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员适度运用恰当的连接词向读者阐释前后语句之间的衔接关系,注重句、段、篇之间通过词汇同指关系构筑的联系,增强语篇间的潜在语义关系及语言的逻辑性,并进行合理的篇章布局,帮助學员理清思路,提高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应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 McNamara,D. S.,Louwerse, M. M. & Graesser, A. C.,Coh-Metrix: Automated Cohesion and Coherence Scores to Predict Text Readability and Facilitate Comprehension[R].
[3] Halliday, M. A. K. &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
[4] Quirk,R.,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1985.
[5] 赵蔚彬. 中国学生英语语言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2(2):72-76.

